【科主任说】康复科:一个充满魔力的科室
2022-08-26 12:09:05.0
有一道风景你可能从未认真地发现过:有那么一群人,夏天是短袖白大褂被汗水贴住了背,冬天可以不用开暖空调,却依然“挥汗如雨"忙活在病人左右,还时不时打开电扇“凉快"一下。耐心与微笑是他们的强项,功能解剖和功能锻炼是他们的专项,专注且专业是他们的特色,他们的“举手投足”带给患者的是非一般舒适的享受。这里的气氛与普通病区有着明显的区别,医生与患者的“互动感”很强,不少病人或坐或站或躺,身边都有医护人员耐心地鼓励:“抬手,握手,很好……”;还有那些充满力量的吊绳吊带、一字排开的治疗床、一大堆电子仪器深深吸人眼球。其实,康复科你所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
“歪脖子宝宝”们的“叶公公”
“叶公公,我们又来啦!”调皮的林宝伸出小手跟叶医生击了个掌,这是每次来推拿“爷俩”的暗号,这一暖场让一旁的患者们都会心地笑了。林宝熟练地爬上治疗床,头一侧开始享受“叶公公”的推拿。“这个小家伙在我这里已经治疗一年多了,脖子上的硬块已经基本消失了,这周做完就不用再来了。”林妈听了连连道谢。
林宝的治疗相对其他孩子比较晚,小时候家长没有重视,总想着长大了会好的,直至去年孩子颈部疙瘩越来越大,两边脸大小不一后,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至医院检查,确诊为“小儿肌性斜颈”,且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做手术。“孩子妈妈心疼孩子年龄较小,担心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抱着试试的心态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我们康复科。说实话,小儿斜颈的最佳治疗时间是6个月内,林宝已经一岁半了,刚开始效果很不明显,但经过60多次按摩推拿后,孩子颈部的疙瘩开始变小,头部歪斜状态也开始改善……”叶建国副主任医师如是说。
小儿斜颈民间俗称“歪脖子”,传统康复治疗以按摩及手法牵拉为主,主要包括拿法、揉法、捏法等放松手法,加上点穴及手法牵拉,对患儿颈部患侧肿块进行治疗。小儿斜颈的推拿治疗在我院已经开展近三十余年,叶建国副主任医师是推拿科的负责人,因他的推拿疗效显著,许多宝妈宝爸都慕名而来,显然已成为了康复科的一块“金字招牌”,每周一、三、五的小儿斜颈推拿门诊,总被约满了小患者。待诊区20天的糖宝躺在妈妈怀里吮着奶嘴,8个月的小丫趴在爸爸肩头好奇地看着“施展功夫”的“叶公公”,时不时还同“叶公公”玩上了躲猫猫……“每天都差不多10来个小朋友,治疗周期比较长,所以跟我都很熟悉了。”一个孩子10分钟,每分钟大于120次的按摩频率,叶医生手上功夫不停,眼里都是对孩子们满满地爱。
“急性腰扭伤患者”们的“扭扭操”
“麻烦大家让一下,让一下……”原本就略显拥挤的康复科,一辆平车载着一位完全不能动弹的张阿姨“破门而入”。周边的患者一脸惊讶,这是跑错急诊了么?只见叶医生带着他的团队淡定地走上前来,指导着大伙把张阿姨搬运到治疗床。一阵趴着、侧身、抬腿……之前还完全不能动弹的张阿姨能坐起来了,又是一阵扎针、推拿……张阿姨可以下床了,很快加入了急性腰扭伤的“扭扭操”队伍。
“急性腰扭伤的针灸治疗也是我们康复科的一大诊疗特色。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闪了腰’,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很多来我们这里的患者腰部剧痛难耐,腰身板滞不适,腰部活动受限,甚者动弹不得。我们使用针灸治疗同时配合自身运动,三天后患者腰痛基本痊愈。你看这些患者手上腰上扎着针,不停在扭腰的,都是急性腰损伤患者,当然我们也会结合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效果都很好。”随着叶医生手指的方向望去,各个诊疗房间都有人在“扭扭操”。
“康复就是让躺着进来的能够坐起来,让坐起来的能够站起来,让站起来的能够走起来,让走起来的能够回归生活。”焦金保副主任医师说,“我国的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大部分人对康复医学还不甚了解,甚至有严重误区。这导致了很多人就医不及时,留下终身残疾。所以,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究竟什么是康复治疗、哪些人需要接受康复治疗……”
前移阵地,康复“联合”临床
近几年来,我院对康复越来越重视,人才引进,康复科由原先的几人逐步壮大队伍,目前配备推拿师2人,康复医师2人,康复治疗师6人。“康复医学还是比较经济的医学,它能够帮助人们缩短疾病恢复的时间,减少用药,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恢复功能,能够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众多或巨大负担。对于骨折或者脑梗患者来说,手术明明很完美,但患者的部分身体功能却完全不能恢复,这就需要康复科‘出马’,让你原来有点功能异常的身体恢复正常的功能,这就是康复的魅力。”叶建国说,“其实,康复的概念特别广,简单来说颈肩腰腿痛、运动损伤、骨质疏松,到骨折、关节置换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儿童的关节畸形,甚至复杂的心肺脑疾病,失语、发音障碍、吞咽障碍,女性产后尿失禁……都属于康复科的范畴。”目前,我院康复科与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5个临床科室“联合”治疗,受到了很多患者的欢迎。
王女士去年遭遇车祸,骨盆骨折,在骨科医生的全力救治下顺利出院。回到家的王女士时常因“酸痛、不适”苦不堪言,活动能力明显下降,但她又记着医生出院的医嘱:适当运动。她想动却又不知该如何动。骨科复诊时,医生建议她就诊康复科门诊咨询。“在这里,医生并非用‘适当运动’一言以蔽之,而是通过评估,对参加‘什么运动、多大强度、时间多久’开出具体处方,与内科医生开药有具体的量和时间的明示一样。”躺在理疗床上接受推拿的王女士说,“我挂了焦金宝副主任医师的专家号,他非常耐心,技术也很好,很多回家锻炼的姿势都是手把手教会我的。”
“人一辈子都会因为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或病痛,而丧失某些生活能力,同时也不断地通过大大小小的努力去复原这些能力。这些努力,有时我们自己就可完成,有时候则需要借助他人、专业人士的辅助。这时你就要想到找我们康复医师。作为未来医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康复医学需要重新被认识。”叶建国说。
医生提醒,盲目锻炼害处多多
康复科适用于每一位术后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不少患者或家属认为自己在家锻炼也能达到目的,对此,叶医生提醒,盲目训练有不少害处。比如:盲目地增强肌力会强化不正常运动模式,违背生理正常秩序,扰乱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逐步带来很多意外的疾病。“我们看到很多脑梗后遗症患者,上肢呈‘挎篮状’,下肢呈‘划圈’、‘踮步’的偏瘫步态,就是没有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给患者和家属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叶建国说。
在康复科采访最大的感触就是,共欢笑,同努力,一路走来,医患协力,用信念和汗水去战胜病魔带来的功能障碍。相信通过更多康复专家的共同努力,从技术上和宣传上让更多患者了解康复的重要性,进而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服务和健康!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