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后耳聋,警惕分泌性中耳炎
2023-03-24 10:16:34.0
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感染其实一直在和耳鼻喉纠缠,大名鼎鼎的“水泥鼻”、“刀片嗓”、阳后嗅觉丧失、咽痒咳嗽、眩晕头晕、耳鸣耳聋等等,这些疾病的背后都有新冠病毒的影子。分泌性中耳炎就属其中之一,近期门诊的就诊量明显增多。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耳内流脓、耳痛、听力下降,有一些小朋友还会有发烧的症状。但是,分泌性中耳炎与其不同,通俗来讲是中耳腔里面积水了。中耳腔唯一向外的通道是一根叫做咽鼓管的通道。如果咽鼓管出了问题,中耳腔外侧又有鼓膜挡住,这就导致了腔内液体无法外排。
为什么会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通气功能出了问题。新冠病毒感染后,鼻腔、鼻咽部、咽鼓管等粘膜都会感染,出现充血、肿胀,这就导致了中耳腔对外的通道发生堵塞,造成中耳腔空气吸收减少,产生了负压。负压后,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中耳腔就有了积液,我们的听力就有问题了。
如何自行辨别是否患有分泌性中耳炎?
我们的耳朵是一个很精密的声音感受器。新冠感染后,中耳出现了问题,最初的感觉是听力下降、耳痛、耳闷涨感。有时会觉得听外面的声音很远,感觉自己讲话的声音在耳中“回荡”。敲敲脑袋,患病的一侧耳朵回音重;摇晃头部时会觉得耳朵里有流水的声音;打个哈欠,捏鼻子鼓气,耳朵里会有类似气泡的声音。在平躺或侧身时,感觉听力好了,站起来又听不见了。对于小朋友而言,往往会在看电视或玩手机时声音调大,对大人讲话不加理睬。
得了分泌性中耳炎该怎么办?
首先是尽快就医。时间久了,里面的积液会变成粘稠的胶冻状物,类似胶水。这就麻烦了,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听力下降。
在治疗上,耳鼻喉科医生首先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通常为鼻腔局部给药或口服药物,以及患者的自我咽鼓管功能锻炼,鼓膜按摩、咽鼓管吹张等治疗。
临床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鼓膜穿刺了,抽取液体,并在中耳内给药。如果疗效不佳,就需通过手术治疗。在鼓膜上放置一根通气管或经内镜做咽鼓管导管扩展手术。
针对疾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新冠感染后的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孙青 徐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