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文化·院庆倒计时4天】青医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两件事(二)
2023-04-28 13:57:48.0
青医,是我们对这所饱含深情的医院的昵称。75年来,有过挫折、经历磨难,青医秉承着“你我携手,健康共守”的服务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顾青医的历史,不可不提的两件事:抗击血吸虫病、“种子医生”的到来,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重温一下历史吧。
种子医生的到来
走过抗血吸虫病的峥嵘岁月,随着百姓疾病谱的改变,医院步入全面发展期。
当时医院还挂着“红会医院”的牌子,很多农民就诊时是用小船摇来,停靠在门诊前小河边的码头上,然后把病人抬上来。因医生人数不多,每天只有一位医生值班,类似现在的全科医生,除妇产科是直接到病房就诊外,其余各科的门急诊均要接诊。
病房里收住的病人以外科病人为主,如急腹症、肠梗阻、胆道蛔虫症、各种感染性疾病、小面积烫伤等,并围绕外科常见病开展手术,如肠切除、多种脓肿切开引流等。
1963年夏季,来了一个急性腹痛50多岁的男病员,经检查右上腹摸到一个卵圆形囊性包块,伴明显压痛,巩膜有明显黄染,全身一般情况较好,过去类似症状发作过数次,诊断为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病人急需手术,不过,当时医院从未开展过胆道手术,这该怎么办?几个科室通过病例讨论,制定好详细的治疗方案,大家决定可以进行手术,就这样第一例胆道手术开展了。
学科慢慢发展起来,又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1966年毛主席提出“卫生工作面向农村”的号召,市里在各大医院抽调、组成了156名“种子医生”到十大郊县,支援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
当时抽调至青浦的有16名医生,其中大部分到两个县级医院,少数直接到卫生院。这一批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骨干“种子医生”(尤以曹凤岗院长和眼科汪芳润医生为代表),对病人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对培养当时的青年医师发挥了巨大作用。
由于“种子医生”的支援,结合原有的医师队伍,加上1966年新医院的搬迁,70年代初期,青浦县人民医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