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提信心、促康复,为早产儿家庭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2023-12-14 14:42:00.0
早产儿指出生时胎龄低于37周的活产新生儿。全球每年约有1500 万早产儿出生,我国早产儿出生率为10%,且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先天器官发育不成熟,早产儿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所以常常需要接受封闭式治疗和护理。这不仅影响了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更耽误了照顾者适应照顾角色和掌握照顾技能的契机 ,导致照顾者在早产儿出院时缺乏患儿居家康复的信心和相关照护技能,即出院准备度不良。出院准备度不良,一方面会导致家庭照顾者因为无法胜任早产儿的居家康复任务而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长在孩子住院期间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焦虑,并有接近其子女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早产儿会因为无法得到有效照顾而影响病情康复,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再次入院。
我院新生儿科每年收治新生儿约400例,其中早产儿约占总住院人数的1/3,早产儿平均住院天数约12-14天。针对新生儿科父母普遍性的心理焦虑和缺乏出院后照护技能的实际困难,本着服务好我院早产儿及其家属,提高早产儿救助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的目的,我院新生儿科开展新生儿家属出院准备度,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制定早产儿家属出院准备度实施方案
成立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组成的专业小组进行指导和全程监督。总体原则是围绕早产儿家属和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使其掌握相关照顾知识和技能,增强出院后承担早产儿照顾的信心,保证早产儿顺利从医院过渡到家庭照顾。
按照“入院当天-入院一周后-出院前3~4天”时间线进行干预,并随访3个月实施效果。入院当天关注“青医宝贝”科室微信公众号,便于互动联系。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让家长通过理论学习、参与部分早产儿生活护理,了解早产儿的生理及病理特征、喂养技巧、预防感染、生长发育等知识和技能,使照顾者参与到早产儿出院计划的时间,由原来的出院前提前至住院伊始,早期地帮助早产儿照顾者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和技能,协助其尽快胜任角色;通过让家长与早产儿亲密互动,很大程度上减轻亲子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愧疚感,提升了照顾者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促进出院后的早产儿健康成长。2023年,已为50余个家庭进行服务,举办32次院内家属知识讲座,发放疾病知识宣传册150余份,科室微信公众号目前获454位家长关注,推送科普文章34条,线上答疑解惑180余人次。
根据方案落实具体措施
在儿科设立宣教室,配备宣教用物,如投屏幕布、电脑、电视机、奶瓶、沐浴用品、模拟娃娃等。通过头脑风暴,群策群力制作实用宣教手册及宣教视频。在入院当天进行初步的宣教及相关知识辅导,每周四下午在宣教室常规开展早产儿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小讲座及早产儿照护者生活照护能力训练课堂,指导沐浴、母乳喂养、脐部护理、喂药、溢乳的预防及处理等,指导早产儿照护者利用宣教用品,如模拟娃娃、沐浴用物等进行模拟演练。根据家长选择的时间,使用科内微信号和ipad设备,邀请家长视频探视。
做好个性化护理服务
每位早产儿家属在入院当天、入院一周后、出院前3~4天,采用《早产儿家庭准备度自评表》,指导家属进行自评,使专科护士了解其知识盲区,针对知识弱项进行健康指导。根据宝宝病情严重程度和宝爸宝妈自身实际,提前预约并参加袋鼠式护理,增进亲子感情。黄疸患儿出院时,给予发放“大便比色卡”,以形象指导宝宝黄疸程度。指导宝妈在送母乳时,在封口袋上写下对宝贝的美好祝愿,让责任护士喂母乳时念给宝宝听,促进妈妈送乳行为,提高住院期间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
■王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