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故事】又一个冬日
2024-03-14 14:44:29.0
刚入冬时,据预测说这个冬天会是一个暖冬。事实上,上海的每一个冬天都是那么冰冷刺骨,卷席着南方特有湿冷的微风能从每一个缝隙掠走我们可怜的体温。
是寒冷,更是冷热的无序交替,还有对口罩的嫌弃,让本就在冬日活跃的病毒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于是哪哪儿都是爆棚的门急诊,人们在等待中焦灼,但医生护士同样在密集的人群中焦灼。
“医生,我要开个病假单。”
病假呀,似乎我们也想拥有,但实际情况却无法容许,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不多派几个医生来!可是,医生是真的紧缺,就在这个月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急诊又有两位医生离职。
为了应对流感高峰,急诊室每天都需要尽可能多的支援。甚至那些因肺炎还在接受治疗的医生,也主动要求加入支援。我们只能无奈地叹气。
“我们都等了两个小时了!”
“抱歉,但我们真的尽力了,这位正在给您看病的医生,她自己还在生病呢!”
面对病毒肆虐,我们并不害怕,我们几乎都在近期有过发烧、咳嗽之类的情况,也没有谁说请个病假啥的,大家都知道,困难时期,自己倒下了,只会连累了同事,不是不想休息,是不敢休息。
其实,忙点累点,大家也都习惯了,只是希望能被理解。加班的同事下班了,我接替了他的班,回诊的病人家属问了句,换了个医生了么?
“是的,刚才的医生下班了。”
“啊,那个医生怎么能下班?”家属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他从早上八点上到现在了……”而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
好在他理解了。
冬日一直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不管是甲流也好乙流也罢、抑或是其他流感或支原体感染,这些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做好适当的防护后还是能有效减少发病机会的——譬如口罩,或许戴着口罩不太舒适,但大家要明白,口罩是防御病毒入侵的有效“盾牌”。此外,减少或避免在有限空间内的人群聚集、适当通风也有助于减少感染机会。
每一个冬日都会过去,希望大家都做好自我防护,坚持到春暖花开。
■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