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就医指南
  • 新闻动态
  • 名医专家
  • 职工风采
  • 红十字医院
  • 文明创建
  • 健康宣教
  • 人事招聘
  • 科室介绍
  • 住培专栏

【青医科普】除了吃药,老年人便秘还有哪些妙招?

2024-03-14 14:56:42.0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根据调查,我国成年人便秘的发生率在4%~6%,其中60岁以上患者的便秘患病率高达22%。便秘可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肿瘤及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便秘引发的心源性猝死约占9.72%,是心血管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如何预防便秘非常重要。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很多,包括活动量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这些都容易引起便秘;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盆底肌肉损伤,以及体内激素变化,也可能抑制胃肠运动,引发便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便秘的不同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方法。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加,非药物治疗对老年人来说更为恰当。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便秘的发病率。果蔬摄入过少、水分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膳食纤维缺乏,肠道内容物减少,这可能会减慢肠道蠕动,进而影响肠道内环境,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便秘。运动减少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导致便秘。在排便行为方面,早晨排便的人群便秘的发病率较低。中医认为,早晨5:00~7:00肠道蠕动最活跃,若错过排便时间,粪便滞留于肠道形成宿便,不易排出,容易引发便秘。因此,老年人需要增加活动量,调整饮食,增加蔬果及水分摄入,调整排便时间,以5:00~7:00为宜。
       研究发现,负面情绪可能通过影响副交感神经以及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结肠运动的影响,导致便秘。对于同时存在便秘和精神心理症状的患者,酌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放松、催眠、正念和心理科参与的联合治疗,效果可能更加明显。
       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造成的盆底肌肉损伤导致的便秘也很常见,对此,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更好。通过重复的练习和模拟排便,使老年人学会正确协调腹肌及盆底肌的收缩。
       中医穴位贴敷、推拿等都是非药物治疗的手段。粪便移植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其安全性和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便秘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非药物治疗没有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远期疗效更稳定。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通过非药物治疗,进一步结合患者的社会及身心情况,构建综合措施来干预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李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东路1158号,201700 联系电话:67009999、69719190 沪ICP备060512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1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