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满意度】优化药敏报告流程,助力危重症救治
2025-04-01 16:11:55.0
在临床上,血流感染和脑脊液感染如同凶猛的“隐形杀手”,以其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风险让患者和医生都倍感压力。因此,无论是血流感染还是脑脊液感染,及时准确找到病原菌,获取药敏结果,精准用药,是改善预后的法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微生物室如何寻找突破,优化流程,缩短药敏时间....…
原来
血培养、脑脊液培养报阳转种孵育,长出菌落经鉴定后,再上药敏,单药敏过程常规需耗时16-24小时,特殊情况可能要48小时或更长,并且报告往往在上午9-10点才能出具,刚好错过医生的查房时间,往往让医生在用药选择上陷入极大的困境。
现在
难题破解,科技助力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更好地服务患者,我们经过不懈努力,成功优化了药敏报告流程!通过深入分析2022年和2023年两年的数据,我们找出了一些“乖宝宝”——不需要人工复核的阳性菌和药物的结果。
智能系统,自动审核
总结出这些结果,形成需要复核的规则,这些宝贵的特征规则,被我们巧妙地写进了药敏机器(VITECT2)系统里。从此,每当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的药敏报告生成,VITECT2就会迅速甄别:如果符合“须复核”规则,就拦截以红色标识显示,留待次日人工复核。如果符合“乖宝宝”——“无需复核”规则,就标识为绿色,那么这份药敏报告就能自动审核、即时发出,这样一来,单药敏过程常规降低到5-12小时。
夜间守护,医生得力助手
特别是在夜间,这份自动审核发出的报告,就像是为医生送上的一份“及时雨”。它让医生在次日早查房时,能看到患者的药敏情况,为患者精准用药提供了宝贵信息。另外,对于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以及病房危重症患者,在夜间也可以及时调整药物。
双重保障,兼顾及时与疗效
当然,我们并没有忘记后续的完善工作。微生物人员会在第二天早上,根据不同标记以及其他信息给出更细致的处理,再次发送完善的药敏报告到临床。这样,既保证了用药的及时性,又确保了疗效的最大化。
确认效果,继续优化
目前,我们正在密切监控自动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医生的反馈,确认它确实为临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获益。同时,我们也在不断优化自动审核的细节,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服务升级,永无止境
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深情守护。检验科将不断探索新技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只为更快、更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服务!
■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