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菊莉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2022-08-26 10:16:54.0
从普通护士到护理管理者,从备战SARS到汶川救灾,从援滇志愿到援鄂抗疫,王菊莉带领着团队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用生命守护生命。
党员信念,支撑每一次义无反顾的逆行
援鄂期间,王菊莉经常忙得连饭点也顾不上。她是队伍里的“小太阳”,小小身体里蕴藏巨大能量,常有人问及,“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王菊莉坚定回道,“我是医务人员,又是一名党员,这种时候自然我先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样的信念支撑着王菊莉一次次逆行。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作为青年护士她觉得责无旁贷,主动请缨来到临时组建的非典医院,开始“与世隔绝”的生活和工作。每日按步就班套上厚重的隔离服,反复实战演练,时刻准备接收病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王菊莉再一次背起行囊出发了!她抛下还在托班的儿子,舍下患病住院的母亲,来到危险的地震灾区——四川德阳地震伤员救治中心。在艰苦的22个日日夜夜里,她用自己所知所学,去救治、护理、安抚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用炽热的心去感化温暖受伤的灵魂,鼓励他们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不一般的工作经历,带给她不一般的信念——当国家、人民有需要的时候,自己身为白衣战士,一定要竭尽所能。
不负韶华,锤炼钢铁意志与温柔内心
战时是白衣战士,平时是白衣天使。抗疫时钢铁般意志,沁人心脾的温柔,是王菊莉给人的最大印象。1998年她自卫生学校毕业后,始终怀揣真诚与爱心,踏踏实实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在呼吸科病房,白色身影忙碌穿梭在护士站和病房的每个角落,给夜班护士送上香喷喷的早点、为危重病人送去微笑和问候,协助年轻医生解决工作难题,指导年轻护士处理应急事件……这一切,就是王菊莉数十年如一日最日常的工作状态。
优秀的护士长成长之路踏实而坚定:2011年,王菊莉学习PICC穿刺技术,成为医院里静脉治疗小组成员。她从病人角度出发,以解决病人困难为主,针对病人不同特点,量身制定符合病人需要的穿刺及治疗方法。2014年,作为血管外科专科护士,她还积极参与硬化剂治疗、四肢无损伤检查等新技术推广,通过课题研究完成了专科疾病功能锻炼视频,为病人提供简便易学的康复锻炼方法。
2019年,她担任呼吸内科护士长,新的岗位上,她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与同行共同建立“呼吸天地”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相关专科疾病知识,为呼吸慢病人群提供健康教育知识,切切实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王菊莉内心有最割舍不掉的情怀,那是9年前在云南的志愿服务。彼时,她不远千里离开家人,投入到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志愿服务中。她参加的第十五批援滇志愿者一行13人,期间组织西双版纳医疗、心理义诊服务和爱心捐助活动,先后在当地易武中学、曼腊小学、红河州加梅小学开展义诊、爱心公益。横跨三州,路程超5000公里,受惠人数300多人……
而今的王菊莉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护理骨干,她用自己的所作所为示范后来者。“用我们有生之年、有心力之时,去真诚奉献、去互相关爱,忠我之初心,尽我之所能!”
■宣传科